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三):絕食的房客終究得說再見
前情提要: 前面的文章在這裡喔: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一):房客入住儀式,以及低調的前兩週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二):房客日夜長,探頭說哈囉 影片和照片可能不太適合吃飯的時候看,請大家斟酌收看囉 徹底絕食的第六週...
View Article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四):所以房客住宿期間到底在幹嘛啊?
前情提要: 前面的文章在這裡喔: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一):房客入住儀式,以及低調的前兩週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二):房客日夜長,探頭說哈囉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三):絕食的房客終究得說再見 影片和照片可能不太適合吃飯的時候看,請大家斟酌收看囉 鼻蛭三顧鼻毛廬...
View Article想知道狗狗的年紀嗎?現在有更科學的算法啦!
你是否曾經聽人跟你說「我們家狗狗現在 14 歲。」聽到這種說法,你會不會覺得好奇:欸?這樣是老還是年輕? 如果參考過去坊間流傳的說法「狗狗的一歲等於人類的七歲」,那我們可以推知這隻狗狗已經是隻百歲「狗」瑞了。這種換算法的道理其實十分簡單粗暴:狗的平均壽命大約為 10 年,人類則可以有 70 年,一歲等於七歲的換算大概就是這麼來的。...
View Article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五):房客是很煩,但不太傷身體
前情提要: 前面的文章在這裡喔: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一):房客入住儀式,以及低調的前兩週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二):房客日夜長,探頭說哈囉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三):絕食的房客終究得說再見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四):所以房客住宿期間到底在幹嘛啊? 影片和照片可能不太適合吃飯的時候看,請大家斟酌收看囉...
View Article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完):如何避免房客上門?又該怎麼請出門才好?
前情提要: 前面的文章在這裡喔: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一):房客入住儀式,以及低調的前兩週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二):房客日夜長,探頭說哈囉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三):絕食的房客終究得說再見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四):所以房客住宿期間到底在幹嘛啊? 鼻蛭與我的浪漫七週(五):房客是很煩,但不太傷身體 影片和照片可能不太適合吃飯的時候看,請大家斟酌收看囉...
View Article家庭影響了箭毒蛙的愛情觀,而這是促進新物種誕生的第一步?
達爾文的成名大作就叫作《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新物種如何誕生,一直是演化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最近一項以草莓箭毒蛙為對象的研究,似乎發現了一種之前未知的因素,也登上當期 Nature 期刊的封面。我覺得結論頗有疑慮,不過這個議題很值得思考,一起來看看吧。 草莓箭毒蛙研究登上當期 Nature 封面。圖/取自 Nature 草莓箭毒蛙的愛情與家庭...
View Article草原雕「只有飛行,沒有國界」,於是研究團隊的電信簡訊費爆炸啦!
約莫在今年 (2019) 10月底,有一隻鳥因為到處亂飛登上了世界各大新聞版面,連紐約時報、BBC等媒體都因為牠的「跨越國界」的豐功偉業而廣泛報導。 帳單跟著失聯目標一起回來,試問研究團隊心理陰影面積 事情要從 2018 年說起,一個位於俄羅斯的猛禽研究調查團隊 (Russian Raptor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Network, RRRCN),開始他們該年度對草原雕...
View Article從發育找演化答案,破解脊索動物腹背翻轉之謎:原來嘴巴在哪邊是關鍵?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歐宇甜、美術編輯|林洵安 大家都知道人類是脊索動物,但你可能不曉得:脊索動物的演化過程中腹背曾經翻轉,只是到底如何翻轉,困擾了科學家一百多年。...
View Article虱目魚、吳郭魚、石斑魚,快來認識帶來餐桌美食的水產養殖!
本文由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愛吃海鮮存在台灣人的 DNA 中,無論是巷口虱目魚粥的風味,或是夜市裡的炸蚵嗲攤都是許多人的心頭好,想著想著,乾脆週末揪一團去熱炒店大啖肥嫩的龍虎斑好了! 你知道嗎?這些餐桌上的海鮮佳餚都是來自水產養殖!多數人對水產養殖的印象,好像只停留在魚塭池和打水馬達,到底養殖漁業在養什麼?養魚有什麼眉眉角角,泛科學專訪台灣大學漁科所王永松老師來為大家解答。...
View Article三餐與消夜之料理東西軍二選一,營養師教你健康選擇心法——《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
作者/ Emma 周佑庭 美好的一天,從早餐開始 隱藏版的富含蛋白質麵包:紅豆麵包 VS. 菠蘿麵包 要選紅豆麵包,還是波羅麵包好呢?圖/如何出版提供...
View Article不是胖,只是水腫?了解「易腫」的因素和改善方法——《帶你爽吃美食又能瘦,才是營養師!》
作者/ Emma 周佑庭 我有一位好姊妹,時常睡眠不足;又因為被好多人說發福了,於是晚餐,完全不碰澱粉;加上連日行程暴增,最近都沒時間運動。雖然她只胖了 0.5 公斤,看起來卻肥了一大圈! 哇,胖了。圖/GIPHY 我們的身體組織中有 50∼70% 的水,它能幫助體內代謝的運作。但當組織間隙的水分異常蓄積時,便會引起腫脹不適,特別在眼皮、下顎處、手臂、小腿、腳踝等處,也就是所謂的「水腫」。...
View Article小熊回家,然後呢?該如何給臺灣黑熊一個安心的家園?──專訪黑熊媽媽黃美秀
文/文詠萱 2018 年 7 月,在南安瀑布發現了一隻與母熊失散的臺灣黑熊小熊。原本希望讓走失的小熊能在野外等到母熊回來照料,但因遲遲等不到母熊,又遇到颱風來襲,爾後判斷小熊無法獨自在野外存活,專家不得不介入照料,決議讓小熊接受短期人工照料後,再進行野放訓練。 南安小熊妹仔。圖/時報出版提供 這趟「小熊來人間」的旅程長達達 9 個月,被暱稱為「妹仔」的南安小熊並在 2019 年 4 月 30...
View Article人類首次偵測到藍鯨的心跳!在深海的頻率原來這麼慢
藍鯨是種非常矛盾又迷人的存在,牠們居住在深深的海中,卻需要呼吸新鮮空氣;體型稱得上是目前世上已知最大的生物,卻幾乎僅需依靠小不隆咚的磷蝦為生。 最近,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關於藍鯨的有趣事實,那就是:牠們的心跳超、級、慢。 迷人又巨大的藍鯨,原來擁有極慢的心跳頻率。圖/By NOAA Photo Library – anim1754, Public Domain 想聽見藍鯨的心跳?你需要神奇吸盤...
View Article她是考古學的先驅,也是劍橋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桃樂絲.加洛德(上)
最優秀的考古學家,她是女生 紐納姆學院(Newnham College)是劍橋大學的女子學院,1939 年 5 月 7 日,一位大一學生寫信給家裡:「紐納姆現在的大新聞是,牛津或劍橋大學第一次選出來自紐納姆的女性教授。目前還不清楚,她是否會成為大學的一員!」1 這位「女性教授」是考古學家桃樂絲.加洛德(Dorothy Garrod),她在 1939 年 5 月 5...
View Article加洛德的掙扎與偉大:不是不能兼行政,但還是最愛考古研究|桃樂絲.加洛德(下)
她是考古學的先驅,也是劍橋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桃樂絲.加洛德(上) y編按:在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桃樂絲.加洛德(Dorothy Garrod)是如何成為考古學家,以及劍橋大學第一位女性教授;但他成為迪士尼教授並沒有就此一帆風順。下篇就讓我們來聊聊,應該也讓很多研究者心有戚戚焉的「行政工作」何以也苦惱了這位科學家。 行政生涯充滿挫折,仍堪稱成功...
View Article糖、香料,還有一切美好事物?轟!人體組成了——《完全圖解元素與週期表》
身體的組成,元素都知道 你體重的大約 65% 是由氧(O)所構成。體重 60 公斤的人,竟然有將近 40 公斤是氧原子的重量。下方插圖是表示組成人體的元素的內容(質量比例)。 組成人體的元素的內容(質量比例),人體的主要材料有 6 種元素。圖/人人出版提供 人體的 70% 左右是水(H2O),而氧是水的構成要素。構成身體的蛋白質和核酸(DNA...
View ArticleMg Cu Li Zn,那就讓化學元素週期表告訴你什麼叫做「銅鋰鋅」!——《完全圖解 元素與週期表》
一「銅」改變人類歷史 銅 Cu (Copper) 元素名稱由來:拉丁語為古代銅的生產地「賽普勒斯島」(Cuprum)。 發現時的小插曲:自古以來即為人所熟知的元素之一。 主要的化合物:硫酸銅(CuSO4)、氫氧化銅(Cu(OH)2)、氧化銅(CuO)、氯化銅(CuCl2) 主要的同位素:63Cu(69.15%)、65Cu(30.85%) 銅塊。圖/人人出版提供...
View Article減肥不能吃白飯?米飯怎麼吃才健康?
文/周曉瑩|安曼營養的創始人之一,亦為澳洲註冊營養師。安曼營養是由營養師、行為心理治療師及健身教練組成的團隊。持有中醫營養及澳洲自然療法文憑,擅於從不同層面分享食療、瘦身及健身相關知識。...
View Article七年級生,想結婚嗎?台灣原生家庭對青少年「轉大人」的影響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整理報導|劉韋佐、美術編輯|林洵安 中研院演講精華 你還記得自己如何從花漾少年、少女,走到今日的三十而立嗎?中研院社會所推動的「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計畫,耗時近 20 年追蹤調查,描繪出本土的青少年成長歷程。在 2019 年 8...
View Article吃米不知米「家」?基因「稻」出臺灣蓬萊米的身世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泛科學為宣傳推廣執行單位 採訪編輯|張容瑱、美術編輯|林洵安 山地陸稻訴說的臺灣米傳奇 稻米是人類重點糧食作物。數千年來,人類不斷汰選稻米,挑選顆粒大的、不容易落粒的、稻榖上沒有芒的……一代又一代馴化的故事,深藏在稻米的基因裡。中研院植微所邢禹依特聘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究山地陸稻的基因,破解了臺灣蓬萊米身世之謎,也找到南島語族遷徙的線索。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