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欸,怎麼辦,我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變得不是焦慮依附者啊?」自從開始寫依附理論的文章之後,偶爾就會接到朋友這樣的問題。
事實上,在我開始寫依附的時候,也曾經想過這樣的問題。畢竟身為一個焦慮依附者並不好受,在關係裡面充滿了不安全感,分手之後又會一直惦記著對方,如果把這些事情跟朋友說,又常常會得到「你根本是自作自受,看開一點」之類的答案,讓人聽了非常生氣。
但是,身為焦慮依附者,真的錯了嗎?真的非得變成安全依附者才是好的嗎?這一篇文章,就讓我們一起從分手後調適的觀點,來談談焦慮依附者如何面對分手後的傷痛。從閱讀這些論文以及讀後的反思,也許能讓我們看見,焦慮依附者的不同面貌。
分開了,然後呢?分手後脫離依附的三階段
談到分手後調適,不安全依附者,總是在這階段裡充滿了痛苦。John Bowlby 曾在其依附三大著作的第三本《loss》當中,提到了分手後的三個階段[1]:
1.抗議(protest):
處在這個階段的人,可能會常常淚流滿面,為了分手暗自啜泣,有時候又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同時又對分手這件事情感到生氣。氣自己,也氣對方,很想繼續信任感情,但發現自己卻做不到。明明很恨對方,但又不爭氣地拿起來手機撥給對方,不停地被轉到語音信箱之後,又暗自裡不斷責罵自己如此愚蠢的行為。
2.絕望與難過(despair and sadness):
認為要和對方重新回到關係內,似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於是對復合或是回到重前的美好感到絕望,開始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在這個階段裡的人,最怕的似乎就是「此生已經決心自己過沒有你,卻又突然聽到你的消息」,而事實上也是如此,第一和第二階段,並不是依序出現的階段,而有可能反覆地經歷這兩個階段。
3.重整(reorganization)與脫離(detachment):
不再對對方有依附的行為,開始能夠回到一個人的生活,而不再那麼輕易地被對方一點點的消息所左右。
那麼焦慮依附的人,又是如何經歷這些階段的呢?
高焦慮依附者,在分手之後,很有可能長時間耽溺於過去、不斷反覆停留在抗議和絕望難過的階段當中;有時候覺得已經沒希望了,有時候又因為從朋友那邊聽來的一句話,又想開始嘗試要和對方聯繫。對於焦慮依附者而言,要忘掉對方很困難;明明想著要走出來,但不知道為什麼卻又總是走不出來。
面對這樣的痛苦,焦慮依附者有的會透過酒精、藥物濫用來短暫逃離,有的人會失去自我感,彷彿自己不存在世界上、行屍走肉的生活著,焦慮依附者習慣於放大情緒,也因此,在分手之後,他們感受到的壓力,比其他依附類型者都來得更大[2~7]。
然而,焦慮依附者會耽溺於前任,總是困在情傷當中走不出來,是不是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呢?事實上焦慮依附者自己其實也是千百個不願意。就如同我前面依附系列的幾篇文章當中所提及的,焦慮依附者害怕自己被拋棄、渴望透過親密尋求安全感,也因此,他們總是對分離這件事情念念不忘,不斷地想要重拾與對方的親密,害怕自己一個人的感覺。
如果今天只有我一個人,是不是就代表大家都不愛我了呢?我果然是個不值得被愛的人,但我還是好想要被愛啊。我真的好怕好怕自己一個人,但我又好討厭自己總是這麼依賴別人……
在分手之後,焦慮依附者總是感到莫大的壓力,他們習慣於放大情緒,讓自己更加走不出來,過去的研究總是這麼寫著。然而,若是如此,焦慮依附者又要如何生存下去呢?
焦慮依附者在分手後的生存之道
或許 從痛苦中成長,便是焦慮依附者的座右銘吧?有研究也提到,焦慮依附者不但在分手後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極大的壓力之中,同時也會不斷去咀嚼傷痛、不斷想著前任,卻又同時對於自己克制不了自己思念前任這一點感到憤怒與可悲;焦慮依附者也相對比較容易在分手後和別人約炮,透過肉體上的親密,讓自己有再次被擁抱的感覺。
或許在台灣這種相對比較對性保守的國家,約炮的情況沒有歐美來得頻繁,但焦慮依附者也很容易在分手後經歷許多的籃板球式戀愛(rebound,剛跟前任分手卻馬上找的備胎情人),儘管自己還忘不掉前任,但還是會透過找尋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焦慮依附者才會感到比較安心[3]。
但在外人的眼中,這些情況如果戴上了「道德判斷」的眼鏡的話,或許都會遭來許多責備;也因此,許多焦慮依附者總是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痛苦。會覺得自己很髒、覺得自己很隨便,會常常被朋友批評說很糟糕、無縫接軌、一直換男/女朋友、很花心……但是對於焦慮依附者而言,籃板球式的戀愛,卻是讓他們得到安全感很好的方式。
用個譬喻或許會容易理解一些:有一些人,害怕吵鬧的地方,他們到了嘈雜的地方,便會覺得渾身不自在、很痛苦;有一些人,特別無法忍受擁擠的環境,只要搭上早上 8 點通勤時的捷運,他們就會噁心暈眩不自在。而焦慮依附也是如此,這是他們先天的體質,害怕孤單、害怕一個人,儘管談的戀愛或許不長久,但是在一段與一段關係之中,反而讓他們能過得比「一直單身」來得更好。
透過這些,到底能讓焦慮依附者獲得什麼?有研究便指出,雖然焦慮依附者有著較高的分手後壓力、較容易談籃板球式戀愛、較容易不斷咀嚼分手後的痛苦;但是,隨著時間慢慢地遞移,焦慮依附者卻有著一個很奇妙的特點:「他們在分手後的自我成長,比低焦慮依附的人來得高出許多。」而且隨著分手時間越久,這樣的情況越能顯現出來[8]。
在分手後混亂的歷程裡,隨著長時間的消化,他們漸漸地學到了如何改變自己的缺點,如何找到自己生活中的興趣,而不再只是依賴著對方,開始發現自己比自己想像中來得還更有力量。
這聽起來或許很弔詭,明明看似要不斷重新依賴著對方,得透過不斷談短暫的戀愛來生存下去,又為什麼能長出這些力量呢?這或許得回到依附本身的概念:依附,是為了讓我們在面對挫折時,有一個足以依靠的伴,在關係穩定時,能夠探索自我的興趣,探索未知的社會。雖然焦慮依附者,此時此刻依賴的,或許不是天長地久的那個伴,但是有了這些陪伴,讓他們更有力量去找尋自我。
焦慮依附者一直換伴侶,並不是不愛對方,而通常是焦慮依附者太過於害怕自己被拋棄,所以才會反反覆覆的鬧情緒,使得對方感到自己難以承受,因而總是選擇離去。當焦慮依附者和你在一起,卻仍然想著前任時,並不是他不愛,而是他們真的忘不了前任,而你讓他感到了安全感,所以他才選擇停留下來。
他們需要的是有人懂他,告訴他「其實我可以接納你,不會輕易地拋棄你。」讓他們感到安心、感到自在,而不是質問他「你真的愛我嗎?愛我幹嘛還要跟我提到前任。」這會讓他們更加自責、更加深信「我果然找不到有人愛我」,在焦慮依附者的眼中,他們總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好,他們是脆弱無助的,渴望有一個人來擁抱他們,但又不相信這個人會出現,所以得不斷地透過找尋對象,嘗試找尋茫茫人海中,願意接納自己的那個人。
就像是一個人在缺錢的時候,聽到朋友提到任何有可能獲利的投資方式,都會想去嘗試看看一般,畢竟他們如果不賭一把,根本不可能活下去。焦慮依附者便是如此,即便他們認為找到能夠接納自己的人很困難,但他們如果不去找,就會感受到痛苦、無助、焦躁、憤怒、絕望與混亂,於是即便機率再低,他們都會想嘗試看看,如此而已。
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真的能接納他的人。
當你的朋友是焦慮依附者時,他需要的不是你責怪他「為什麼你又一直換伴侶,真的很花心。」在大多時候,他們是被拋棄的一方;他們也不需要你責怪他「為什麼分手這麼久了,還想著對方。」那是因為他們需要,他們需要透過思念、在心理上依附著前任,儘管那樣很痛苦,但卻是他們找尋人生意義的方式。
我們追求的,並不是一個看似盡善盡美的世界,而是一個適合自己生存下去的世界。
- 關於依附,歡迎參考作者的依附理論系列。
延伸閱讀
- Bowlby J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3: Loss. New York: Basic Books.
- Sbarra DA, Emery RE (2005) The emotional sequelae of nonmarit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nalysis of change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over time. Pers Relatsh 12: 213–232.
- Davis D, Shaver PR, Vernon ML (2003) Physical,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he roles of gender, age, environmental involvement, and attachment style. Pers Soc Psychol Bull 29: 971–884.
- Marshall TC (2012) Facebook surveillance of former romantic partners: Associations with postbreakup recovery and personal growth. 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 15: 521–526.
- Saffrey C, Ehrenberg M (2007) When thinking hurts: Attachment, rumination, and postrelationship adjustment. Pers Relatsh 14: 351–368.
- Spielmann SS, MacDonald G, Wilson AE (2009) On the rebound: Focusing on someone new helps anxiously attached individuals let go of ex-partners. Pers Soc Psychol Bull 35: 1382–1394.
- Sprecher S, Felmlee D, Metts S, Fehr B, Vanni D (1998)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stress follow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Pers Relatsh 15: 791–809.
- Marshall T. C., Bejanyan K., Ferenczi N. (2013). Attachment styles and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breakups: The mediating roles of distress, rumination, and tendency to rebound. PLoS ONE, 8, e75161.
The post 老是想著前任的焦慮依附者,如何面對分手後的傷痛?——《依附理論系列》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