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理查・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黃岩 (Yan Won);
譯者/顧曉哲
寫在人類基因中的馴化故事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對自己的馴化故事就清楚地寫在了我們的基因當中。最經典的例子是人類乳糖耐受度(lactose tolerance),威廉.達勒姆(William Durham)在《共同演化》(Coevolution)一書當中精心記錄了這個故事。
奶是嬰兒的食物,不是給成人吃的,打從一開始對成人就沒有好處。奶當中的乳糖需要特別的酵素來消化,也就是乳糖酶(lactase,這個學術名詞的慣例命名方式值得記住,一種酶的名字,通常是在其作用物質名加上「酶」〔-ase〕後綴所構成)。
哺乳類動物幼獸會在到達正常斷奶的年紀時,關閉產生乳糖酶的基因。當然這個基因不是就消失不見了。這個基因只在兒童時期需要啟動,並不會在成年後由我們的基因體中消失,連蝴蝶都不會,它們攜帶大量僅在毛毛蟲階段需要的基因。
在其他控制基因的影響下,人類嬰兒在約四歲時就會停止生產乳糖酶;新鮮牛奶會使成年人感覺不適,症狀從胃脹氣、腸痙攣到腹瀉嘔吐都有。
與馴化的動物生活久了,人類也被馴化了嗎?
所有成人都有乳糖不耐症嗎?當然不。還是存在一些例外,我就是其中之一,很可能你也是。在這裡,我概括的是人類全體,並暗示我們還未開化的智人(Homo sapiens)祖先。如同我說過「狼是一種大型兇猛的肉食動物,集體狩獵且會對著月亮狼嚎」,同時我也明白北京狗(Pekineses)和約克夏㹴(Yorkshire terriers)並非如此。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有「狗」這個不同的字眼來描述馴化的狼,但是缺乏詞彙形容馴化的人類。
由於與人類代代長期接觸的緣故,畜養動物的基因出現了變化;如同實驗中的銀狐基因改變一樣,某些人類基因也因為代代與畜養動物接觸而發生變化。
乳糖耐受的演化首先在一些歐洲部族出現(而且根據青銅時代〔Bronze Age〕的 DNA 證據,這個改變是晚近才發生的,著實令人驚訝);世界其他地方也有零星變化,包括非洲盧安達的圖西人(Tutsi)以及其宿敵胡圖人(Hutu),不過胡圖人的耐受度更低;還有西非游牧的福拉尼人(Fulani,有趣的是,選擇定居的福拉尼人分支部族卻是乳糖不耐)、北印度的辛迪人(Sindhi)、西非的圖阿雷爾人(Tuareg)以及東非北部的貝賈人(Beja)。很明顯地,這些部族的共同點是都具有游牧的歷史。
在乳糖耐受度光譜的另一端,是成年後正常保有乳糖不耐症的那些人,包括中國人、日本人、因紐特人(Inuit)、大部分的美洲原住民、爪哇人、斐濟人、澳洲土著、伊朗人、黎巴嫩人、土耳其人、泰米爾人(Tamils)、僧伽羅人(Singhalese)以及更多其他非洲部族,像是薩恩人(San)、茨瓦納人(Tswanas)、祖魯人(Zulus)、科薩人(Xhosas)以及非洲南部的史瓦濟蘭人(Swazis)、北非的丁卡人(Dinkas)與努爾人(Nuers),以及西非的約魯巴人(Yorubas)與伊博人(Igbos)等。總體而言,這些對乳糖不耐的民族都沒有游牧歷史。不過,仍然有一些具有啟發性的例外。
東非馬賽人(Masai)的傳統飲食中,除了奶製品還有血製品,你可能會認為他們有部分人因此對乳糖有耐受性,但事實並非如此。原因可能是,他們在食用奶製品前會先讓奶凝固,像乳酪一樣,大部分的乳糖此時被細菌分解去除。這是擺脫乳糖不良影響的一種方法──消除乳糖成分。另一種方式就是改變你的基因,上面列舉的其他游牧部族屬於此類。
文化的變革,也可能讓我們的基因有所變化
當然沒有人會故意改變他們的基因,科學也是最近才開始搞清楚如何做到這一點。一如往常,這項工作發生在幾千年前,透過天擇為我們完成。
我並不了解天擇具體是透過何種路徑令人類身上產生乳糖耐受性。也許是在饑荒時求助嬰兒的食物以存活,那些乳糖耐受程度高的個體更容易倖免於難;也許在有些文化裡,斷奶的時間被延遲,在這種情況之下經過天擇而生存下來的小孩,其乳糖耐受力就跟隨他進入成年期。
無論細節如何,這是文化驅使的遺傳性變異。牛、綿羊與山羊產乳量逐漸增加、益發溫馴,同時放牧牠們的部族對乳糖的耐受程度也提高了。兩者變化都是真實的演化趨勢,而且都受到非遺傳性的文化變革所驅使。
乳糖耐受性只是冰山一角嗎?我們的基因組是否充滿了馴化的證據,不僅影響我們體內的生物化學系統,也影響了我們的心智?如同別利亞耶夫馴養的狐狸,又像我們稱為狗的馴化狼一樣,我們是否也因此變得更加溫順、更可愛、長出人類特有的垂耳、痴情善感的臉和搖尾巴?我把這些問題留給你去思考,接著繼續趕路。
——本書摘自《祖先的故事:前往生命初現地的朝聖之旅》,2020 年 4 月,馬可孛羅。
The post 人類也會被馴化?從乳糖不耐症,看人類基因的轉變——《祖先的故事》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