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奧祕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0

寧願被電也不願無聊:為什麼養成運動習慣這麼難?

$
0
0

前陣子去爬平溪的慈母山和孝子山。這是兩座非常險峻的高山,山路崎嶇,坡度幾近 70 度,沿途得緊抓著繩子才能前行,最後沒戴手套所以手磨破了皮。

但平時十分懶散的我,明明知道自己的憂鬱症,可以靠著吃藥和運動緩解;卻對到家中附近慢跑,無法持之以恆、總是跑個兩天就放棄了。想想高中的時候,有朋友陪我一同就比較常運動;現在朋友都沒有時間可以一起運動之後,對於運動,我真的非常懶散。說真的,爬起那兩座山,耗費的體力跟運動量,遠遠超過跑操場 10 圈,甚至在攀登這兩座山的前一天,我們才爬了三貂嶺的一座高山──亦是一座充滿著巨大石梯、繩索,以及得驚險通過懸崖邊的高山。但對於攀登這兩座山,我卻是如此的興致勃勃,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可能是因為某種程度來說,單純的慢跑運動實在太無聊了!?

人們寧願受罪也不願忍受無聊?

社會心理學,或許能夠帶給我們答案。當然,人的性格有可能會影響你願不願意做一些冒險犯難的活動,譬如搭雲霄飛車、高空彈跳、降落傘等等1,但是,除了性格之外呢?會不會大多數的人,其實很討厭「無聊」這件事情?

有一個實驗2是這樣的:實驗者把受試者關在一個簡樸的房間裡面,並暫時保管受試者身上的任何物品,讓受試者坐在椅子上空想 6~15 分鐘。在這個實驗中他們發現,大多數的人沒有辦法專注在自己的思緒之上( 57.5%,統計大於中位數),同時,幾乎所有人都會在腦中神遊(mind wandered)(89.0%,大於中位數)。很顯然地,讓我們待在一個無聊的環境,即便周遭沒有其他刺激物吸引自己,要專注的觀察自己的意識,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那麼,如果今天房間內,出現一個讓人厭惡的刺激物呢?我們是否會因為無聊,而寧願讓自己受罪?這群心理學家,進一步做了這樣的實驗:他們再次招募受試者,把他們關在房間裡 15 分鐘,但這次,桌上有一台電擊器,如果你真的太無聊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按下按鈕電自己

無聊跟被電之間,哪邊會勝出呢?(其實按鈕放桌上很難忍住不按啊……) 圖/Pixabay

結果到底有多少人這麼做呢?研究者發現,有 67% 的男性(12~18歲),在這 15 分鐘內,至少按了 1 次按鈕來電自己,多則按了 4 次,平均每個人會電自己 1.47 次。最可怕的是,有一位受試者竟然在這 15 分鐘內電了自己 190 次。相對的,在女性受試者身上,有 25% 的受試者至少電了自己 1 次,至多 9 次,平均則為 1.00 次,很顯然的,女性似乎比男性更不會那麼追求外在感官上的刺激3。但更重要的是,這個實驗讓我們看見了,人們有多麼難以忍受短暫的獨處。

無聊真的很難熬啊。圖/skeeze@pixabay

建立起運動習慣,你需要的是刺激而非毅力

回到一開始的話題。對我而言,一個人繞著空無一人的國小操場跑步,是一件異常無聊的事情。我嘗試過跑一跑去做伏地挺身;買運動耳機帶著跑;去河堤上面慢跑,但無論是哪一種,都沒有辦法讓我養成運動習慣。反而,大一、大二時,和朋友每天晚上到籃球場單挑籃球,始終讓我樂此不疲,就算每天都得忍受腳皮破掉與大腿痠痛的後果。

如果你困擾於無法無法維持固定運動的習慣,可以考慮找一些同樣有運動量、又感覺更刺激的活動吧!或許,某些健身房總是撥放著重金屬搖滾樂正是因為:人們是如此厭惡無聊的生物,即便是電擊自己,也好過於無聊。

延伸閱讀:

  1. 海倫.費雪(Helen E. Fisher)著,楊麗譯:《我們為何戀愛?為何不忠?讓人類學家告訴你愛情的真相》。台北:寶瓶文化。
  2. Timothy D. Wilson et al. Just think: The challenges of the disengaged mind. Social Psychology,2014,VOL.345,pp.75-77.
  3. A.J.Brown et al., Angew. Chem.Int. Ed. 51, 10615-10618(2012).

The post 寧願被電也不願無聊:為什麼養成運動習慣這麼難?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