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背象鼻蟲(Pachyrrhynchids)是一群擁有堅硬翅鞘和美麗斑紋的迷人甲蟲,因為翅膀退化且翅鞘癒合,因此無法飛行。主要分佈於馬來群島如菲律賓、印尼蘇拉威西島、新幾內亞等島嶼。由於擁有華麗的斑紋,是昆蟲標本收藏家們喜愛的收集對象之一,而其斑紋被認為是一種警戒色,以警告掠食者牠不好吃,以降低被捕食率。Tseng et al. (2014)1的研究也以實驗數據驗證了這點。
臺灣的離島──蘭嶼、綠島上也分布著七種美麗的球背象鼻蟲,由於移動能力低而容易採集,至今仍有一定程度的商業獵捕壓力。其族群容易受到棲息環境的影響而變動,其中六種已於 2009 年被林務局列入二級保育類(珍貴稀有)之動物名單。
有關於球背象鼻蟲的生物學研究相當有限,主要集中於成蟲的基礎分類學,少數研究探討其結構色的機制、斑紋的功能和成蟲生態。我們對幼生期的生活環境、寄主植物仍然所知甚少,然而,棲地的需求和生活史的資料卻是進行物種保育不可或缺的基礎資訊,若對標的物種基本習性一無所知,就難以設計完善的保育策略。
條紋球背象鼻蟲(Pachyrhynchus sonani Kôno, 1930)同時分布於蘭嶼和綠島,是擁有水青色條狀斑紋的美麗種類。成蟲在野外不算少見,容易在木麻黃和棋盤腳植株上發現,但目前尚無任何有關野外幼生期的紀錄。
2016 年暑假,筆者和朋友在蘭嶼進行各自研究領域的昆蟲調查時,意外在腐朽的棋盤腳樹幹發現條紋球背象鼻蟲的屍體和某種象鼻蟲幼蟲,猜測應該就是條紋球背象鼻蟲的幼蟲。筆者趕緊找研究象鼻蟲分類的朋友協助檢視,並聯繫任職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曾惠芸博士。經過資訊交換和交流討論,曾博士認為這個野外觀察紀錄值得發表,並協助我們撰寫這篇文章,且利用分子鑑定的方式,確認該幼蟲確實就是條紋球背象鼻蟲。這篇研究順利刊載於昆蟲學領域國際期刊《昆蟲學科學》(Entomological Science)。
從這個研究,我們確認條紋球背象鼻蟲幼蟲會以腐朽的棋盤腳木質部為食,也揭示本種的族群存續與棋盤腳野外植群的保存息息相關,提供未來保育策略的新方向。由於條紋球背象鼻蟲成蟲除了棋盤腳,亦取食他種植物葉片,如木麻黃,因此未來研究將持續關注本種幼蟲是否也取食其他植物。
參考資料
原文研究
- Hsu CF, Tseng HY, Hsiao Y, Ko CC (2017) First record of the host plant and larvae of Pachyrhynchus sonani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on Lanyu Island, Taiwan. Entomological Science 20: 288–291. doi: 10.1111/ens.12262.
- 此文由蕭昀撰寫,響應 PanSci 「自己的研究自己寫」,以增進眾人對基礎科學研究的了解。
The post 蘭嶼的美麗瑰寶:條紋球背象鼻蟲和牠幼生期的寄主植物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