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柔伊.科米爾(Zoe Cormier)|自由科普作家,著有《性、毒品與搖滾:享樂主義的科學》(Sex, Drugs & Rock ‘N’ Roll: The Science of Hedonism)。
- 譯者/王怡文|台灣大學資訊工程與心理學雙碩士,現就讀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心理系博士班。
在無所不有的網路世界裡,人們很容易就觸碰到色情影像。它究竟是刺激生活的無害調劑,還是更罪惡的東西?
任何用錯 Google 關鍵字而誤入歧途的人都能作證,這是史上最容易接觸到色情影像的時代。現代人有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只要點擊幾下滑鼠就能得到裸露的影片與圖片;研究發現大多數人至少都看過一次某種色情影像,也就沒什麼好大驚小怪了。不過,有些人似乎每週要看好幾個小時以上才能滿足。色情影像對這些人造成了什麼影響?究竟觀看色情影像只是無害的刺激,還是有更邪惡的一面?研究報告似乎傾向後者⋯⋯
英國劍橋大學精神醫學系的瓦萊麗.溫(Valerie Voon)發現,患有「強迫型性行為」的人觀看性愛影像時的腦部活動模式,與「健康」的控制組不同,反而類似藥物濫用者。這麼說來,色情影像真的會危害我們嗎?
研究團隊使用磁振造影(MRI)深入觀察腦部構造,發現強迫型性行為者的腦中有三個區域出現較強的活動;當藥物成癮者看到與致癮藥物有關的「提示」時,腦中相同區域的活動也有增強現象。這些區域是與處理酬賞及動機相關的紋狀體腹側、與預期酬賞及渴想相關的前扣帶迴背側,以及與情緒處理相關的杏仁核。
一直以來,人們都很擔憂看色情片的潛在傷害,聳動標題如「色情上癮攪亂我的人生」、「腦部掃描發現性癮」或「我先生的性癮幾乎摧毀我們的婚姻」總是接連登上新聞頭條。
溫的研究並非首次發現過度觀看色情片者的腦部差異。許多研究都曾提出,大量觀看色情片者的腦部有明顯的差異,推測色情片具有成癮性,並且可能造成傷害。
《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在 2014 年有篇論文名為〈接觸色情影像相關腦部結構及功能性連結:好色者的腦〉(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ssociated with Pornography Consumption : The Brain on Porn)寫道,經常觀看色情片者的許多腦區活動下降。研究者甚至推測色情會劫持大腦、改變它的功能。然而他們指出,這些差異也可能是原本就存在的腦部特徵,導致有些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從觀看色情片中得到酬賞。
儘管如此,這些研究結果還是拋出了大問題:色情會改變你的腦嗎?它有成癮性嗎?
色情片讓人上癮嗎?
當今色情研究最活躍也最有爭議的部分,無疑在於色情片是否致癮。新聞報導總是用一些成癮辭彙,像是「渴求」、「耐受性」、「需要更多劑量」和「戒斷」來形容。關於這點溫表示,「關於生物的神經層次運作,我們的了解仍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我們對色慾所知的是,有些神經活動和上癮一致,有些則不一致,還需要更多流行病學研究才能確定。」
然而,目前並無正式的「色情成癮」診斷標準。曾有人推動將「性慾亢進疾患」納入有「精神病學聖經」之稱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但缺乏清楚且一致的證據,而未成功。
曾任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科學家、現為健康性生活新創公司 Liberos LLC 創辦人的妮可.普若斯(Nicole Prause)說,「我們目前只知道,色情片『上癮』不太像其他成癮行為。」普若斯表示,色「癮」和性「癮」看似與賭癮、藥癮等其他成癮行為相似,都活化了酬賞迴路,但事實上前兩者與後者在其他方面有諸多不同。其一是有好色問題的人說他們無法控制自己,但測試結果顯示並非如此。再者,主要差異在於藥癮者和賭癮者會經歷「敏感化」,變得對致癮的提示更敏感;她的研究則發現,色情影像會降低敏感度。
同時,溫有確切的證據顯示,過度觀看色情影像會導致「習慣化」,因而渴望新的刺激。這表示越常看色情片的人,就越渴求露骨重口味。許多男性自稱有這個傾向而尋求治療。
「雖然我還不會把這稱為上癮,但這顯然是一種強迫型性行為。對某些人來說,過度強迫性地看色情片,毫無疑問已造成人際問題、在工作時看色情片而被開除,甚至企圖自殺。」溫說,去年她和研究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網路色情特別容易讓性癮者追逐更多新奇又重口味的影像、一步步陷入網際網路的「盤絲洞」裡,促成並惡化他們的性癮。「這確實讓某些人的口味越來越重。」
然而人們也同意,還有很多研究要做。「我們對這類疾患所知不多,但無疑許多人為此感到痛苦。」溫說,「很多人礙於羞恥感而未求助。若我們能將這件事視為一種疾患,有助於降低這方面的羞恥感,增加人們尋求治療的可能性,提高我們幫助他們的機會。」
色情片會加深針對女性的暴力嗎?
「好色大腦」的研究無疑總能抓住頭條,並挑起話題。但科學家並不是最近才開始深入探討色情影像,以及它可能對人造成的危害。1970 年代, 許多人憂心色情影像會造成性別歧視,導致施暴行為增加。這種恐懼可以理解,但是有任何科學或研究證據嗎?
「學術研究的目標是把激進的女性主義想法,轉換成可供測試的假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學家尼爾.梅勒穆斯(Neil Malamuth)說,「我想要尋找對女性較具攻擊性的男性有哪些特徵,好色只是眾多特徵之一。」
梅勒穆斯說,數十年來的研究一致顯示,對男性而言,過度觀看色情影像與性別歧視、脅迫行為、侵略性舉動及其他危險表現相關。他在 2009 年發表的統合分析(分析眾多研究的研究)發現,1980 年代到 2008 年間的數百篇論文,都提及過常觀看色情影像與暴力想法和行為之間的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男性都對色情片有相同反應。對大多數男性來說,觀看色情影像並不會改變他們對女性的看法。但對於原本就有性別歧視或侵略行為傾向的人,色情影像會放大這些已存在的危險傾向。
就這點來說,色情和其他藥物沒兩樣。例如酒精,它到處都有、為社會所接受,而且合法。「酒精的確會毀了某些人的人生。」梅勒穆斯解釋,「但對其他人來說,它可能正向些,像是可供舒壓或改善性生活等。這取決於文化背景以及個人。」
溫說,這個領域充滿缺乏資料支持的誤解與偏見。儘管接觸色情影像會因為「耐受性」、「去敏感」造成性慾降低、性無能等疑慮,但普若斯在 2015 年於《性醫藥》期刊(Sexual Medicine)發表的研究卻顯示,這些擔憂沒有根據。
無獨有偶,大家都不疑有他地接受「網際網路興盛之後,人們得以隨手取得千奇百怪的影像,觀看色情片的比率也隨之提高」。但普若斯說,事實上統計分析顯示,觀看色情影像的人口從錄影機出現以來就沒有改變過。更令人驚訝的是,較近期的研究結果一反 1980 到 1990 年代的報告:增加接觸色情影像的機會,可降低性侵害比率。這些研究是在加拿大、克羅埃西亞、丹麥、德國、芬蘭、香港、上海、瑞典、美國等部分地區法律改變、取得影像難度降低之後出現的。
雖然普若斯不同意梅勒穆斯等其他研究者的結論,但她(以及幾乎所有性研究者)也同意,由於色情片會強化已存在的想法,對某些男性來說極危險。「最常被反覆驗證且令人憂心的害處是:原本就有強暴傾向的男性,會更加信服錯誤觀念。」例如和女性約會就該發生關係,或認為女性都想被強迫發生關係等等。
普若斯說,「已經有這些想法的人,一旦開始看暴力色情片,就會越來越強化這些迷思,而這絕對和性侵事件有關。」然而並非所有類型的色情片都會造成這個問題。據普若斯所說,普通的性愛影片不太會強化危險心態,但暴力色情片肯定會。
就好的方面來說,普若斯認為研究者或許可以在實驗室裡用色情片治療那些有暴力、濫用傾向的人。「如果我們能強化這些影片純屬幻想、並非事實的觀念,就有可能降低色情片的傷害力。」
大眾媒體中的色情片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學家泰勒.科赫博士(Taylor Kohut)指出,研究色情片有個大問題,在於媒體陳述它的方式。「雜誌喜歡推出比事實更緊張、更精彩的報導,而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因為研究者常常依據他們看到的新聞來決定研究項目。這兩者互相影響。」他說,「雖然不完全是負面的影響,但是值得正視。」
科赫在 2015 年的論文中,鉅細靡遺地整理了媒體報導色情片時「宣稱的害處」,包括性侵與強暴迷思,乃至於共產主義與組織犯罪等等,論文標題是〈大眾媒體忙著評判色情片與人際關係,學術研究卻落後了〉(How the Popular Media Rushes to Judgment about Pornography and Relationships while Research Lags Behind)。他發現媒體經常報導五個色情片的主要觀念是:色情片有致癮性、色情片對性關係有益、看色情片是另一種外遇、看色情片使你的伴侶覺得自己不夠好,以及色情片改變你對性行為的期待。這些見解比目前學術研究的範疇還要廣泛。
「我對色情科學研究的最大疑慮是,研究者看待這些議題時,為數不算少的人只想到害處。他們試圖建立方法,確認色情片會造成他們所相信的傷害,無論那是什麼。」他說,「這個領域需要更多願意好好閱讀資料、把自己的政治立場和主觀疑慮放一邊的研究人員。」
Find out more
上網收聽 BBC 廣播節目《Analysis》,討論關於色情影像我們真正知道的事,也聽聽梅勒穆斯教授怎麼說。
本文摘自《BBC知識國際中文版》第 70 期(2017 年 6 月號)
The post 「有害大腦、讓人成癮、加深性暴力」色情片真有這麼壞嗎?——《BBC 知識》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