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科愛看書】我們的性別,到底是如何決定的?由天氣、運氣還是神的旨意?多年以來,我們漸漸知道性別背後的科學根據,然而,仍然有太多未知是我們不曾發現的。跟著《變身妮可》一起走過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相信在這條路上,唯有更多的理解方能帶來尊重及包容。
生男生女誰決定?哲學家各有奇招
人們總認為他們可以控制新生兒的性別,或至少能影響新生兒走向男性或女性的方向。
古羅馬人相信,懷孕女性將一顆雞蛋放在靠近胸部之處就能生出男孩;亞里斯多德也認為受孕當天吹北風會生男孩,吹南風就會生女孩。西元一世紀,老普林尼曾列出一份增加生出男孩機率的方法清單:無論男性或女性,都該在受孕前連續四十天的晚餐前飲用三杯含有水蓼種子之水,或飲用由帕德南草雄蕊汁與葡萄乾釀酒混合而成的飲品。另外還有個絕對能成功生兒子的絕招:吃雞睪丸。
西元二世紀的希臘哲學家蓋倫也不干示弱地提供了以下建議:女性如果要生男孩,交媾前一定要在右腳綁上屬於孩童的白緞帶,男性則該在過程中保持右側躺於床面。就連惡作劇都可能影響孩子性別──只要在本人不知情的狀況下把荷蘭芹放到孕婦頭上,她下一個提到的人的性別就會決定孩子的性別。
希波克拉底的解決方式或許最簡單,但也最令人痛苦:想生女孩,就把男人的右邊睪丸綁起來;想生男孩,就把左邊睪丸綁起來。
當代理論稍微複雜一點,但比較沒壞處,舉例來說,帶有X染色體的精子會製造出女孩,相對於帶有Y染色體的精子,它們游得比較慢,但活得比較久,因此如果想生女孩,就要在排卵前幾天性交,這樣才有時間讓帶有Y染色體的精子死光。
男女天註定?其實我們最初都是無性別
我們所確知的是:人一開始都屬於無性別,至少就性解剖學而言確實如此。我們的二十三對染色體使我們在基因上成為男性(XY)或女性(XX),但參與性認同發展階段的至少有五十對基因,且在初期階段的表現程度各有不同。
然而性解剖學大多由荷爾蒙決定,我們一開始在子宮中擁有一個類似性器「芽」的組織,另外在肛門旁有個洞,如果睪酮增加,胎兒就會往男性方向發展,芽會長成陰莖,洞周遭的組織則會融合形成陰囊(這形成了從陰囊延伸到陰莖的那條「接縫線」)。此外還會有抑制荷爾蒙阻礙男性發展出女性的內生殖器。
如果沒有睪酮,胚胎就會往女性方向發展:那個開口會成為陰道與陰唇,芽則成為陰蒂。
生殖器的性分化大約在第六週時發生,但大腦的性分化,包含性別認同和性別行為設定,卻有一大部分是另外發展的。荷爾蒙在此仍扮演重要角色,睪酮的激升會間接「男性化」部分胎兒的大腦,使大腦結構和功能活動產生微妙但明確的分化。舉例來說,女性在大腦前葉表層底下那條名為直腦回(straight gyrus)的中線比男性約大百分之十,科學家發現這條直腦回與社交認知高度相關──也就是人際意識。
然而,同樣一批科學家也提醒,生理性的差異並非固著且絕對無法被改變。在成年人身上,他們發現無論生理性如何,只要直腦回愈大,個體行為便會愈女性化。
對於大多男性而言,男性荷爾蒙的對大腦的作用對於男性的性別發展至關重要。X染色體上任一雄激素受器上只要產生一個突變,就能造成雄激素不敏感症候群(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導致腦部的男性化作用失敗,當這種情況發生,嬰兒出生雖帶有男性染色體(XY),也確實擁有睪丸而非卵巢,但同時會有一個短陰道,而且外在模樣是女性。這個孩子長大後的性別認同也會幾乎完全傾向於女性。
生理性別/心理性別大不同
換句話說,我們的生殖器和性別認同不是同一件事。性解剖學和性別認同源自兩組不同的發展系統,在我們出生之前走的是不同的神經途徑,發展時間點也不同。雖然兩者同為基因和荷爾蒙作用的結果,性解剖學和性別認同的結果也通常相符,但過程中仍有數十種生物事件足以影響後者,導致兩者之間出現差異。
大腦和身體是作為「人」的兩個非常不同的面向,尤其是在性與性別這方面。我們是誰,男生或女生,當然是大腦作用的結果,但我們出生時的外表、進入青春期的樣貌、受誰吸引或行為表現──像男生、像女生、或者是介於兩者之間—全都是不同群腦細胞以不同模式成長作用的結果。最終的個別認同是生物作用的結果,是性荷爾蒙與大腦發展的交互作用,由於這段過程是在子宮中緩慢進行的,所以還會遭遇許多環境影響因子。
在實驗室中用動物作為模型研究性別認同是不可能的事,畢竟我們無法知道一隻雄性猴子是否感覺自己是隻雄性猴子。我們也沒有針對跨性別者的研究模型,沒有相關實驗室協議、也沒有相關的雙盲、安慰劑控制或隨機試驗。我們有的就是人類,每個人通常在毫無思考的情況下試圖理解自己是男性、女性、或介於兩者之間。
因此最後產生的排列組合有無限多種。有些人的染色體是一個性別,但性器官卻屬於另一性別;另外有些人出生時擁有男性生殖器和睪丸,但體內又有子宮和輸卵管;甚至還有人同時擁有男性生殖器、小睪丸和卵巢。然後也有 2010 年在澳洲發現的那種案例:一位孕婦即將生產第三個孩子,卻被發現身體裡大部分細胞染色體屬於男性。怎麼可能呢?那位女性應該本身就是雙胚胎的結果,也就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她母親的子宮中結合。根據性器官判斷,她是女性,但基因卻同時屬於男性及女性,這被稱為「嵌合現象」(chimerism)。有些人則擁有非典型的染色體組合,像是 XXX 或 XXY 或 XYY;還有人體內不同組織的染色體排列不同,被稱為鑲嵌現象(mosaicism)。
除了染色體之外,任何與荷爾蒙平衡有關的突變與改變都會使性發展朝向不同方向,而且完全無視於染色體怎麼「說」。科學家已經辨識出超過二十五個可能影響性發展方向的基因,隨著 DNA 排序的進行,他們也發現這些基因非常多變異可能。超過四十年來,研究者也清楚微嵌合現象時常發生,也就是來自男性胎兒的幹細胞會跨越胎盤進入母體,而母體的幹細胞也會跨越胎盤後進入男性胎兒,但直到最近,他們才發現這種交換結果會維持一輩子。
因此,沒有一件事能獨力決定性別,那其實是個系統,跟所有其他系統一樣的是,任何微小的改變或中斷都可能造成非截然二分的結果,也就是出現非全男或非全女的個體。其實,根據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性別研究員安妮.佛斯托—史德林(Ann Fausto-Sterling)指出,每一百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新生兒的性解剖結構並非標準男性或女性,過去這些人被稱為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但今日的科學家估計,每兩千位新生兒中就有一位在出生時擁有非典型的外生殖器,因此必須諮詢性分化方面的專家。
間性人的性別可以被醫生決定?
歷史上而言,醫生在間性人(inter-sex)出生時所做的處置鮮少基於生物因素,反而往往基於文化期待和刻板印象。最常見的例子是外生殖器形狀曖昧,比如女嬰擁有過大陰蒂或男嬰擁有過小陰莖。1970 年代,部分醫院決定處置的基準主要是陰莖的長度,如果男嬰的陰莖短於一般站立排尿所需的 2.5 公分,就會被判定為女性。這些案例中的醫療專業人員通常無法接受外生殖器曖昧,所以大多會要求家長在嬰兒出生時立刻決定他們的性別,好交由外科醫生「修正」問題。
1956 年 8 月 14 日,紐澤西一位信仰天主教的母親就面臨了這種狀況,她的新生兒看不出是擁有過大陰蒂還是過小陰莖,因為沒人可以確定,不知所措的醫生還把母親鎮靜昏迷了三日,就為了爭取時間想出解決方法。最後他們建議家長把嬰兒視為男性,所以父母帶著名叫布萊恩的嬰兒回家,但十八個月後,醫生卻經由手術發現布萊恩擁有子宮和卵睪體──也就是同時擁有卵巢與睪丸的組織。
由於發現了子宮,醫生通知家長之前判斷錯誤,布萊恩其實是女孩,所以他們移除了她過小的陰莖(或者說過大的陰蒂),而布萊恩也被重新命名為邦妮。醫生還建議他們該假裝沒這回事,並丟掉所有嬰兒穿得像男孩的照片。基於相信醫生的專業,家長完全遵循這些建議。
邦妮八歲時又接受了一次手術,目的是移除卵睪體的睪丸組織,但家長只跟她說是為了讓她肚子不再痛。邦妮直到十歲才得知真相,雖然深感困擾,但她選擇保守祕密,專注學業,並避開所有親密關係。最後她從麻省理工學院以數學學士身分畢業,創立了一間科技公司。
接近四十歲時,她與一位性別專家通信,並在《科學》(Science)期刊上刊登了一封公開信,希望徵求擁有間性人經驗者加入當時尚未成立的「北美間性人社團」,最後署名為:雪若.卻斯(Cheryl Chase)。沒想到來信非常踴躍,社團迅速成立,而雪若.卻斯也成為間性運動的代言人。她呼籲醫生不該直接對間性嬰兒動手術,而是到適當的年齡後交由他們自己決定。
本文摘自《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別女孩與她家庭的成長之路》,時報出版
The post 男女是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才怪,性別系統超複雜──《變身妮可》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