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科愛看書】從睜開眼睛就事事不順心?你的大腦到底為什麼要跟你過不去?還不都因為你根本就不了解它!《大腦先生的一天》用 24 小時為你揭密腦袋到底都在忙些什麼,從日常生活開始,教你重新掌握它的喜惡與需求,讓你趁此機會好好修理腦洞、治療腦殘,搖身一變成為大腦達人。
你花了那麼多時間在計畫上,但當你今早準備從家裡出發時,所有計畫都像枯萎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被輕柔的忘卻之風吹走了。消失了、消失了,9 點半那通電話的記憶消失了,也忘了小孩今天美術課應該要帶白色 T 恤,甚至連車鑰匙放在哪的記憶也消失了,雖然你依稀記得是放在某個奇怪的地方。會是在廁所的置物架上嗎?不對,好像不是在那裡,或許是在洗衣房的折疊桌上?幾乎就快要想起來了。這一章會讓你好好記住晨間計畫,就算是過了幾分鐘或幾小時,也能牢牢記住!
想記得鑰匙放哪裡?你該說給自己聽
當然,記憶是個範圍很廣的主題,很多大腦相關的書就只聚焦在記憶訓練上。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記憶」其實是一連串相關但不太相同的技能,你記得某種味道的方式和記得怎麼投罰球的方式並不一樣,也和你記得整天活動的方式不同。
但所有類型的記憶都會歷經三個基本過程,分別是編碼(encoding)、儲存(storage)、提取(retrieval),也就是怎麼把資訊放進去、牢記著、拿出來,而每個階段都有改善的方法可以學習。關鍵就在於破解每個過程會用到的大腦結構。
舉例來說,海馬迴(hippocampus)是將事實塞進腦袋的結構。五感會接收感官經驗,接著海馬迴會將這些經驗打包好,儲存到大腦更深處。問題是,五感會用大量資訊轟炸海馬迴,遠超過後者所能處理的量,因此海馬迴必須要將經驗分類,分成會幫你記住的部分,和可以很快就忘掉的資訊。
為了做到這點,海馬迴會用優先事項的小標籤「標記」(tagging)記憶。你可以幫海馬迴標記想記住的事物。比方說,如果你把車鑰匙放在冰箱的奶油碟裡,可能就永遠找不到了,不過只要對自己說「我正把車鑰匙放在奶油碟裡」,就能強迫海馬迴用更優先的順序標記這個記憶。比起你無意識或原先並沒有真的打算那麼做的事,你更可能會記得有意識做的事。
不過如果想用絕對優先事項來儲存記憶,有意識的標記並不夠。要達成這個目的,得用上情緒標記。要獲得情緒標記,會需要另一個大腦結構的輔助,也就是杏仁核(amygdala,又名杏仁體)。
有人稱杏仁核是「蜥蜴腦」,因為兩顆像彈珠一樣的杏仁核掌管恐懼和欲望,也是大腦的情緒學習中心。如果你九歲時被困在電梯裡,就是杏仁核讓你現在有幽閉恐懼症(杏仁核的情緒反應也有影響,這種反應由前額葉皮質的理性想法所平衡,而人有許多決定都由前額葉皮質創造)。
如果你在重要會議已經遲到了,花了驚恐的一小時,找被你在早上不小心和垃圾一起扔出去的車鑰匙,就是情緒記憶幫你記得自己現在把鑰匙放在哪裡。如果真的想記住什麼,那就帶入情緒。
善用簡單小撇步,記憶別再有壓力
+1 標記
+1 情緒
–1 壓力
記憶比賽的贏家都知道這個訣竅。要記住一疊洗過的撲克牌順序,記憶冠軍會把牌當成角色,告訴自己充滿情緒的情色故事。你可能會記不住方塊皇后、梅花三和黑桃傑克,但不太可能會忘記瑪丹娜露胸給喬治.克隆尼看(也就是大腦把瑪丹娜的「拜金女孩」歌名當成方塊皇后、將梅花三看成大胸脯、喬治.克隆尼則是像黑桃傑克般的迷人無賴)。情緒記憶能長久維持不是沒有道理:記得幾乎要從樹頂枝頭掉下來時的恐懼,可以讓人不犯同樣的錯。
情緒就等於記憶的唯一例外是壓力。如果記憶附加在「單一」壓力事件上,像是找鑰匙,這件事就會是難以從腦中去除的墨水汙漬。但如果事件發生在全是慢性壓力的背景當中,並無法留下教訓,就好像壓力接管了創造新記憶的能力。所以壓力是複雜難學的舞步:特定壓力和特定記憶結合,就會產生像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記憶閃現,但一般壓力基準高的話,會更難記住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的事件。
先前已經談過編碼和儲存,現在該來談談回憶(recall)了,這種能力可以將儲存在大腦深處的記憶拉出來。長期記憶是透過聯想提取,而聯想是某件事物讓你想起其他事物,像是餵狗吃了塞在一小團奶油中的藥,你就突然想起自己把鑰匙放在奶油碟裡。線索提取(cued retrieval)也是為什麼「通往天堂之梯」(Stairway to Heaven)這首歌會讓人想起中學時期跳的舞,為什麼去看棒球賽會讓有酒癮的人破戒。
所以要記得你今早把車鑰匙放在哪,可以試著冷靜一下,讓記憶不受壓力堵塞,也可以試著將情緒附加在這些記憶上。如果這些方法都不管用,你就對現代大腦的侷限投降,列個清單吧。這就會是線索提取:寫在紙上的幾塊雞肉可以提供你需要記得的線索。或是做些類似的事,在手指上纏線或在口袋裡放顆小石頭。你現在又把那張清單放去哪裡了?
記憶大絕招:創造空間記憶
以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MRI)掃描記憶冠軍的大腦顯示,是空間能力讓他們得以表現超乎常人,就好像他們行走在一間滿是房間的複雜屋子裡,而不是看著一疊撲克牌。滿是房間的屋子和實際策略相去不遠:藉由建構有角色和活動的故事,記憶冠軍將抽象符號轉變為有意義的事物。
舉例來說,23 歲的艾德.庫克(Ed Cooke)參加 2006 年在牛津大學考試院舉辦的世界記憶大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後,告訴《發現雜誌》(Discover Magazine)他的訣竅:庫克會將角色、動作、物品分配給每張卡,比如說,梅花皇后是他的朋友亨麗葉塔,動作則是用手提袋重擊,物品是整櫃的品牌服飾。
他記憶時會把三張撲克牌當成一組:第一張卡由人物代表,第二張是動作,第三張則是圖像。所以他可能會說:「天命真女合唱團正在用手提袋重擊舒伯特」,雜誌裡的文章如此寫道。想要記住抽象的符號或東西時,就賦予意義,讓這些事物代表能引起情緒的記憶,這樣你就會記得了。
本文摘自《大腦先生的一天:從起床開始的思緒與工作,腦力如何幫助我們做好(或搞砸)每件事?》,大寫出版。
The post 我的鑰匙在哪裡?快請大腦告訴你──《大腦先生的一天》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