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了六篇文章、將近兩萬字的旅程,「太平二號與牠們的產地」終於來到尾聲,不喜歡看到蚯蚓的人再也不用擔心受怕了。在這最後的結尾,我們來聊聊一些郭公夏五、郢書燕說、巷議街談的稗官野史(顯示為賣弄殘存的高中國文記憶),考據一下「太平二號」這個名字到底是怎麼來的。
太平、大平,哪個才對?
如同本系列第一篇文章提到的,所有華人地區的中文相關網頁資料裡頭,都說太平二號紅蚯蚓乃是由日本花蚯蚓跟美國紅蚯蚓雜交而成的品種。若是用「"太平二号" ミミズ」作為日文關鍵字查詢,也可以找到類似的說法(例如這裡)。不過,有些台灣的網頁寫的是「太」平二號,另一些中國的網頁寫的卻是「大」平二號,也有些中文的網頁乾脆兩者並列,就這麼「一點」差異,到底哪個名字是對的呢?
關於命名,無論是台灣或中國的中文網頁上都沒有提及當初命名的緣由,反而是少數幾個日文網頁(一、二、三、四)提到了太平二號當初是在「大平總理大臣」時代從日本輸出到中國的蚯蚓種,因此冠上正式名稱為「太平二號」。
『…このミミズは大平総理大臣の時代に日本が中国へタネミミズを輸出し、養殖されたものを輸入したもので正式な名称を総理の名を冠して太平2号といい…』
雖然只有這幾個網頁這樣說,沒有其他的資料可以佐證,但我們先姑且相信這樣的說法。這樣的資訊透漏了太平二號是在大平總理大臣在位時的 1978~1980 年左右引進中國的,但詭異的地方是,明明就是大平總理大臣不是嘛?人家就叫做大平正芳啊,為什麼蚯蚓冠了名之後要多那麼一點呢?總不會是像五筒扮四筒一樣黏到了一顆米粒吧?
此外,在這個網頁底下的日本網友留言表示,日本人才不會用總理大臣的名字去命名蚯蚓品種,所以這個名字應該是中國人命名的。
『…太平 2 号って中国が名付けたんだろう
日本人はミミズに総理大臣の名前など付けないからな』
還有,先前也提過了,用「"太平二号" ミミズ」作為日文關鍵字查詢的結果非常的少,顯然「太平二号」這個用法在日本已經非常罕見,幾乎只有跟釣餌品牌「熊太郎」有關的網頁才會出現。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測,這個用法在日本幾乎沒什麼人在使用,而且說不定就是因為這個名字根本就不是日本人取的名字,所以在日文資料中出現的次數少之又少。
圖書館裡的戰爭
是說,網路上看來看去也沒有太平/大平哪個正確的答案,或許因為網路畢竟是 1990 年代才出現的東西,在那之前的資料就不一定有數位化了,因此,我們還是需要上圖書館去找找過去的記錄,才可能得到更多的資訊。於是,我們便向管仁健大大看齊,一頭鑽進圖書館裡找過去的歷史文獻和資料去。
有趣的是,從 1950 年開始到 2000 年,台灣的報章雜誌上提到養殖蚯蚓的報導當中,「太平二號」這個名稱只出現過一次,就在《實業世界》雜誌 1976 年元月份〈爛泥堆裡的企業〉這篇報導裡頭,文中還提到了「太平二號」的來由:由日本「太平物產公司」培養出來的種蚯蚓。但這個說法也就這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曇花一現,從此在紙本資料中再無蹤跡。
至於太平物產公司到底存不存在呢?現在在日本的確是有一間太平物產株式會社,而且也是以販售有機肥料為主要業務,去年還爆發了有機肥料作假的醜聞。既然蚓糞肥也是有機肥的一種,或許這就是當年號稱培養出「太平二號」的那間公司也不無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1975~1979 年在台灣曾經盛行一時的養紅蚯蚓風潮期間,報章雜誌三不五時就出現養紅蚯蚓外銷風聲或利用價值等報導,但當年養殖的蚯蚓通通都是所謂的「回力體馬種」的紅蚯蚓,也就是台灣和亞洲常見的環毛蚓類(Pheretimoid earthworm),其他曾經提及的品種名還有「昇峰二號」、「大正一號」、「喜馬」種等等,就是沒看到「太平二號」這個蚯蚓品種名稱。
除了報章雜誌之外,台灣的書籍出版品中與蚯蚓相關的,也只有 1977 年由台大碩士吳宗正先生出版的《經濟蚯蚓養殖》,裡頭除了所收集的一些 1977 前幾年的剪報之外,作者撰寫的正文當中也沒有提及太平二號或是任何品種名稱。
反觀中國的書籍資料,裡頭倒是多次提到了由日本引進「大平二號」來飼養的記錄。尤其在 1980 往後的幾年之間,中國各地出版了多本蚯蚓養殖技術相關的書籍(而且不意外的彼此雷同之處超級多),裡面都提到了大平二號的品種名稱,也說到了「大平二號和北星二號同屬於赤子愛勝蚓」這樣的分類資訊,甚至提及了大平二號是由日本研究員前田古彥利用日本花蚯蚓跟美國紅蚯蚓雜交而成。只是,前田古彥這個研究員沒有在其他紙本文獻中出現過,在網路上除了中國的網頁重複這樣的說法之外也沒有更進一步的相關資訊,甚至叫這個名字的人在日文網頁中也幾乎不存在,所以這個資訊的真實性實在無從確認起。
而回頭搜尋日文書籍,我們也發現 1977 年北隆館出版山口英二著作的「ミミズの話」,同年朝日出版齊藤勝著作的「ミミズ養殖読本」,這兩本書撰寫期間照理說應該也是太平二號出現的時候,但在這些養殖蚯蚓相關的日文書籍裡卻不曾提到過太平/大平二號的名稱。
尾聲
到頭來,太平二號在母國的日文資料中罕有出現,在 2000 年以前的台灣報章雜誌裡頭也幾乎不曾出現,只有在現今的台灣網路資料和蚯蚓玩家口中不斷流傳。倒是在中國,從 1980 年左右就在資料中頻繁出沒直到今日。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測,這個「品種」的名字並不是日本人取的,而是傳到中國和台灣之後,各自基於消息和種蚯蚓接洽來源而命名的。
在中國那邊,可能真的是以當年的大平正芳總理為名而取名為「大平二號」;而在台灣這邊,則也許是因為日方的接洽公司太平物產株式會社而取名為「太平二號」。但就這麼無巧不巧,兩岸的命名只差了這麼「一點」,讓這兩個名稱並列時總有「是不是有誰筆誤」的困惑與趣味。
至於日本人當初是怎麼稱呼自己搞出來的這個「品種」呢?也許,日本人只是單純的叫牠做「紅蚯蚓 2 號」而已,從 1977 年的這個報導,或許可見一斑。對應「在日文資料中幾乎不曾看見太平二號這個名稱」的這個事實,這猜想也是合情合理。
但無論如何,太平二號也好,大平二號也好,這個名稱現在在台灣所指涉的蚯蚓已經不是一個純的品種,甚至連一個純的物種都不是了。繼續用這個名稱來稱呼這些養殖的蚯蚓,只是徒增混淆與困擾而已。不如我們就當它是個有趣的蚯蚓養殖的歷史冷知識,今後就好好的分辨養殖蚯蚓的種類,並且用歐洲紅蚯蚓、印度藍蚯蚓、非洲夜蚯蚓這樣的明確稱呼來溝通吧!
The post 太平、大平,哪個是你的名字?——太平二號與牠們的產地(完)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