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命奧祕 –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0

恐龍滅絕後,地球上還剩下那些生命?──《生命的故事:演化》

$
0
0

6600 萬年前 ~ 2300 萬年前 ︱古第三紀 Palaeogene Period

古第三紀的生物群像。

古第三紀的生物群像。

白堊紀的晚期經歷了另一場生物大滅絕,一般相信是因為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和許多早期生物徹底滅絕。由於恐龍都死了,有些食蟲的小型哺乳類便演化成體型較大的食肉種類,例如裂肉獸(Sarkastodon)會吃較大的食草動物。

裂肉獸

裂肉獸Sarkastodon,食肉的哺乳類),生存在 3500 萬年前,肩高約 1.8 公尺,體長約 3 公尺,體重約 1.5 頓,擁有粗壯的身軀和肥厚的尾巴。

古第三紀早期最受矚目的是出現兩種新的動物類群:一類是奇蹄的有蹄類,例如長得像馬的爪獸(Chalicotherium);另一類是偶蹄的有蹄類,像是鹿。很多其他動物的早期種類也開始出現了,像是蝙蝠、蜂類、靈長類和囓齒類。隧蜂(Halictus)是蜂類的一個類群,出現時間可回溯到這個時代,至今仍到處嗡嗡飛行。

這個時期一開始不但氣溫很高,海水也很溫暖,這意味著阿拉斯加能長出棕櫚樹,連北極都有鱷魚。這個時期還留下一種重要的化石,稱為走鯨(Ambulocetus),這種奇怪的動物看起來像是巨大水獺和鱷魚的綜合體,一般認為牠連結了鯨豚的陸生祖先和鯨類之巨蟻 (Titanomyrma)間的形態。走鯨會在海中游泳和覓食,也可以在陸地上行走。

走鯨

走鯨Ambulocetus,鯨類的水陸兩棲祖先)又名陸行鯨,生存在 5000 萬年前,是一種早期的鯨魚,約有3公尺長,可以同時行走及游泳。

到了古第三紀的中期,地球慢慢冷卻下來,落葉樹的數目漸漸超過熱帶樹種。隨著地球變得越來越冷且乾燥,森林再也無法存活,於是禾草類植物擴散到更多的開闊地區。禾草類的優勢是一被吃掉就立刻長回來。禾草類也含有二氧化矽,會破壞許多食草動物的牙齒。只有少數的哺乳類,包括囓齒類,以及馬、綿羊和牛的祖先,最後演化出不斷生長的特殊牙齒,才能順利的一直吃草。

在這個時期,昆蟲繼續繁衍茁壯,例如體長達到五公分的巨蟻(Titanomyrma),可以快速行走穿越平原。


 

生命的故事:演化》,遠流出版。

在地球46億年的漫長歲月中,生命從初始的單細胞生物緩慢而持續演化為多細胞生物。從海洋到陸地,從陸地到天空,億萬種生物合奏出繁花似錦的生之樂章。

本書由知名藝術家繪圖,概述浩瀚壯闊的地球生命演化史。從微小細菌到龐大猛瑪象,從原始蕨類到高等蘭花,詳盡羅列82種演化史上的代表性生物,展現生命豐美的多樣性,演繹令人驚嘆的生命故事!

The post 恐龍滅絕後,地球上還剩下那些生命?──《生命的故事:演化》 appeared first on PanSci 泛科學.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990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