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儲存食物。它讓我們可以囫圇飽餐一頓,再逐漸清空食物,進入小腸。食物在胃中接觸了酸液、消化蛋白的酵素,並經一番劇烈攪動,便會轉化成稠狀的食麋,以利在腸道中能被充分吸收。
胃在休息時呈收縮狀態,內壁摺疊成獨特的胃脊,或稱胃皺摺。然而我們一吃東西,胃就會開始膨脹。皺摺變得平坦,讓胃得以擴張,並且放鬆外部的肌肉。胃可以容納大約一公升的食物而無不適。
當胃擴張時,擴張受器便會活化,進而誘發神經訊號,促進胃壁製造酸液,附帶激烈的肌肉收縮,以便混合攪拌食物。胃酸拆解食物中的蛋白質,讓胃中的酵素(胃蛋白酶)做進一步分解。當消化開始進行,將會刺激腸道內分泌細胞(G細胞)分泌「胃泌激素」,而胃泌激素則會誘發胃壁排放更多的胃酸。
胃裡的食糜在初步消化後會逐漸清空,並透過幽門環束肌進入小腸。流質的物質將能夠輕易通過環束肌,而固態的顆粒僅有直徑小於2公釐者才能通過。至於更大的物體,則會回流進入胃室,做進一步的攪拌和酵素分解。半頓飯的食物量一般須花大約兩小時才會逐漸往小腸移動,而整個程序則通常費時4至5小時。
胃為何不會消化掉自己?
胃裝滿了具侵蝕性的酸液和酵素,胃壁倘若沒有保護機制,就會很快被摧毀。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胃壁上的細胞會製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黏液,形成一層黏滑如膠的屏障。黏液內有重碳酸鹽,可以緩衝胃壁表面的酸鹼值,預防酸性侵蝕。此外,身體會以一種稱為胃蛋白酶原的酶原製作出消化蛋白質的酵素胃蛋白酶;這種酵素只有在接觸到酸液時才會活化,製造酵素的細胞也與酸液以安全的距離隔開。
本文節錄自《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 國際中文版》第03期(2014年12月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知識大圖解